多省推千億級PPP項目 財政補貼轉向“補運營”
上一條:長江經濟帶明確四項定位 布局五大城市群下一條:質檢總局:全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數據庫已涵蓋25個省
近期,多個省份相繼推出了規模龐大的ppp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其中福建公布28個ppp試點推薦項目,總投資1478億元,青海推介的80個ppp總投資1025億元,此外,安徽等省份也將在近期推出ppp試點項目,初步估計達萬億元規模。
而政策層面,ppp的利好消息不斷。日前,財政部下發《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要盡快形成有利于促進ppp模式發展的制度體系,以拓寬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促進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完善財政投入及管理方式。
據了解,在完善項目財政補貼管理方面,通知提到,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從“補建設”向“補運營”逐步轉變,探索建立動態補貼機制,將財政補貼等支出分類納入同級政府預算,并在中長期財政規劃中予以統籌考慮。
重點在基礎設施公共領域
財政部對ppp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重新定位:政府通過ppp模式向社會資本開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可以拓寬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投入機制,有利于整合社會資源,盤活社會存量資本,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而這次通知的一大重點在于開展項目示范。通知稱,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探索運用規范的ppp模式新建或改造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這些示范項目的范圍主要是具有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投資規模相對較大、需求長期穩定等特點,對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優先選擇收費定價機制透明、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
據了解,目前多省份推出的ppp項目也集中在這兩大領域,像青海省推介的80個ppp項目中,西寧市重點推介了西寧市輕軌一號線、湟水路高架橋、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等5個項目;福建省推介28個ppp項目試點涵蓋了交通、市政、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和養老服務等。
多位ppp業內人士表示,通知大的亮點在于操作層面上給出了明確的項目支持政策。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說,像轉移支付資金以前到地方政府并沒有用到ppp上,現在財政部明確表示對ppp項目進行專項轉移資金支持,“中央給錢地方就有積極性,財政對ppp項目的支持,這也體現了財政體制的變革!
將對ppp項目進行財政支持
財政部稱,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可以結合自身財力狀況,因地制宜地給予示范項目前期費用補貼、資本補助等多種形式的資金支持。
目前像福建省出臺政策中,符合現行政策的ppp項目公司,享受總部經濟的優惠政策。省財政廳根據全省ppp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逐步安排5億元專項資金,成立風險池,為地方ppp項目貸款提供支持。
財政部提到,對項目收入不能覆蓋成本和收益,但社會效益較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可給予適當補貼。
在完善項目財政補貼管理方面,通知提到,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從“補建設”向“補運營”逐步轉變,探索建立動態補貼機制,將財政補貼等支出分類納入同級政府預算,并在中長期財政規劃中予以統籌考慮。
金永祥認為,以前政府的資金主要是補在建設里,現在要補到運營里,未來政府要更多地購買服務。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ppp和項目管理專家王守清認為,ppp爭議的主要問題在于它與其他法的沖突如何解決,光依靠ppp法難解決,需要重新解釋和修改;另外,還涉及到政府相關部門的職權調整,以及體制和權力再分配的問題。
上述ppp業內人士均提到,由于通知沒有其他部門的身影,而像住建、發改等部門都是很重要的部門,如果單純是財政部推進ppp項目是有難度的。
濟邦咨詢公司經理陳付友認為,“對于項目涉及的財政管理職能,財政部要求各地財政部門要勇于擔當,顯然財政部對政府部門面臨的挑戰是有所認知的!

- 長江經濟帶明確四項定位 布局五大城市群
- 上萬家地方融資平臺改革啟幕 融資渠道將拓寬
- 我國摩天大樓熱地方政府成推手:在建78座占全球62%
- 習近平會見韓國新國家黨黨首
- 三部門發文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條件放寬
- 北京加快推小額貸款保證保險 三企業獲得貸款支持
- 地方債存量清理框架初定 明年1月上報債務余額
- 前三季度社會融資同比去年少增1.12萬億
- 機構預計人民幣年內難現趨勢性升值
- 江蘇地稅門戶網站、網上辦稅和網絡發票系統合并公告
- 信貸資產證券化改為備案制 試點規模4000億元
- 消費稅或成央地共享稅 地方分成比例有望增加
-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
- 關于進一步加強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工作的通知
- 鎮江全市施行商保承辦大病保險新制度
- 小企業陷資金困境 “多米諾骨牌”效應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