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啟動“三證合一”登記改革
上一條:稅務總局推進“三證合一” 方便企業注冊登記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下一條:從管理到治理:禁止專車不如規范創新
12月29日,我省正式啟動“三證合一”登記改革,并在省工商局舉辦了全省首張省級“三證合一”營業執照發放儀式。省政府李云峰常務副省長,王立科副省長,肖泉副秘書長,辦公廳吳劍銘副主任,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儀式上,李云峰、王立科分別向江蘇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江蘇省紫金匯文傳媒投資有限公司發放了“三證合一”營業執照。李云峰強調,“三證合一”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高辦證效率,為群眾創業提供便利化服務,從而激發市場活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先行先試,工商、質監、稅務三部門密切配合、合力改革,順利完成了今年的改革任務,為明年全面推進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要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型,做好搭建綜合窗口、數據共享、并聯審批3件實事,進一步提供政府部門行政效率。
同日,我省“三證合一”登記改革在宿遷、泰州、鎮江市和蘇州工業園區、泗洪縣、宿遷市宿城區、興化市、丹陽市、揚州市廣陵區等9市縣同步展開。其中,鎮江市向多家企業發放該市首批“三證合一”營業執照,泰州、丹陽、興化、蘇州工業園區、揚州市廣陵區等向當地企業放發了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而宿遷在市本級、泗洪縣、宿城區以及部分試點基層工商分局(所)同步發放首批“三證合一”執照,率先搭建起縱貫市、縣、鄉鎮的“三證合一”登記審批體系。按計劃,2015年年底前,我省在省、市、縣(市、區)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將全面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2016年,在有條件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
“三證合一”是指申請人一表申請,工商、質監、國稅、地稅等部門并聯審批,核發加載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從而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企業創設所需的3個證合并為1個證,實現“一窗受理、一表填報、一套材料、一張執照”的辦證流程。這一改革措施包含了五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申請流程同步化,原來須依次向工商、質監、稅務部門申請,現在由綜合窗口統一收件;二是提交材料明顯減少,原來需提交26件材料,現在僅需提交13件,減少一半;三是填寫內容大幅壓縮,原來須填寫166個數據項,現在僅需填寫74個數據項,壓縮一半以上;四是審批內容有所精簡,原來各部門各自審查申報事項,現在工商部門已經審查過的,其他部門不再重復審查;五是證照數量三合為一,原來放發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3個證,現在只發營業執照1個證。這些措施,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創設的便利性,加快了企業設立流程,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創業活力。

- 稅務總局推進“三證合一” 方便企業注冊登記 激發市場主體
- 國務院:2020年前各級政府須公開資產及負債家底賬
- 本月起鎮江大部分“公貸”職工月供減少
- 鎮江去年新增43件省著名商標
- 點贊微眾 破題金改?
- 外資行“松綁”之后 短期影響有限
- 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再獲稅收支持
- 寬松效果漸現企業融資成本微降 業內人士:仍偏高
- 養老金繳費覆蓋面下降 80后們養老恐難指望養老金
-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成品油消費稅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
- 降準:小微和“三農”再獲“甘露”
-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進一步規范稅收征管秩序 提高稅收收入質
- 時隔3年央行全面降準傳遞7大信號!
- 新常態下貨幣政策的大邏輯
- 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風險顯著提升
- 80多億“紅包大戰” 微信支付寶爭奪移動支付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