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認領60億罰單 專利“反授權”時代終結
上一條: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將出臺 撬動國資系24萬億市值下一條:80多億“紅包大戰” 微信支付寶爭奪移動支付領導權
歷時14個月的高通反壟斷案,終以高通領到60.88億元罰單連帶5項整改措施而結束。昨日(2月10日),發改委通報,對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依法作出處理,處2013年度我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
根據整改條例,在我國境內銷售手機,按整機售價的65%收取專利許可費;同時,國內手機廠商不再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據此,國內手機廠商將受益于高通專利授權費標準降低帶來的紅利,但國內缺少手機專利技術的手機廠商或將失去高通保護傘的庇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華為、中興方面均對發改委的處罰決議表達支持。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高通在中國市場專利授權費用每年會削減2億~3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12.5億~18.74億元)。
60億罰金創高紀錄
從發改委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上可以看到:高通公司在其擁有的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組合的市場份額為100%;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終端基帶芯片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50%,具有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
數據顯示,高通通過芯片銷售和許可費于2013年在全球獲得248億美元的收入,而其中近一半來自中國。
發改委認為,高通在我國市場出現的主要問題有,收取不公平的高價專利許可費;搭售非無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以及在基帶芯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條件;诖,發改委對高通開出60.88億元的罰金,創下了中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處罰高紀錄。該罰金已經達到2014年發改委總罰金的5倍。
不過,對高通影響更大的可能是在專利授權費用上的整改。根據高通的整改方案,今后銷往中國市場的品牌設備,高通授權費收取標準:3g設備為5%(包括3g/4g多模式設備),4g設備為3.5%(包括三模lte-tdd設備),在這兩種情況下,授權費的計算基礎為設備凈銷售價格的65%。
高通目前的營收主要包含兩大部分:一是向廠商銷售高通各種芯片;二是專利授權費。在高通新一個季度的營收中,芯片銷售貢獻了74%的業績,但是在稅前利潤中,專利授權費卻占到了58%。在過去五年時間里,高通累計專利授權費收入高達300億美元。
按照手機中國聯盟推算,高通在中國市場的專利授權費用每年會少收入2億~3億美元。王艷輝認為,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太激烈,手機廠商對這部分利潤很難留存,基本都會讓利消費者。
“反授權”時代被終結
高通主動向發改委提出的整改措施里還包括對被許可人提供專利清單,不對過期專利收取許可費;不得搭售非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的規定。王艷輝分析,發改委對高通處罰規定中可見,國內手機廠商未來將有更多和高通的談判籌碼。
對國產手機行業影響更大的地方在于,高通在中國專利免費“反授權”時代被終結。
所謂“反向授權”,是指高通公司為了避免與其簽訂專利許可的下游廠商陷入過多專利訴訟的辦法,比如華為手機如果使用高通的芯片,那么華為自己擁有的專利無償反向許可給高通,高通的芯片賣給其他家手機生產商時,其他手機廠商將不再向原手機廠商支付專利費,華為也不能去法院告侵權。
王艷輝對記者表示,過去國內手機廠商專利較少,反授權協議大限度地降低了來自高通客戶專利競爭訴求,隨著部分手機企業核心技術的提升,包括華為、中興、聯想等在內的廠商已經擁有不菲的核心專利數量,依照之前與高通的授權協議,手機廠商專利免費向高通反授權,無疑令廠商的專利價值清零。
對于這一判罰,華為方面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回復中表示,華為公司歡迎這項決定,相信國內從事通信產品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廣大消費者將因此受益。中興則表示,歡迎發改委對高通做出的決定。此次決定將會對全球通信產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并會對中國市場知識產權的良性發展、構建公平競爭的創新環境產生積極作用。
所有協議需重新制定
王艷輝對記者表示,按照發改委判罰,之前高通和國內手機之間進行的所有協議都要重新制定。高通的保護傘已經不存在,整個國產手機產業會更加重視知識產權和專利。
根據專利搜索分析公司patsnap的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廠商的專利量出現兩極分化。截至2014年11月,華為獲得的專利授權量近3萬件,而小米只有104件、魅族只有84件。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日前發布華為財報時表示,近年來,華為公司共提交546件4g標準專利申請,在行業內占比達25%。華為公司已經開始在專利授權方面獲得數億美元的收入。
王艷輝分析,“反向授權”協議取消之后,高通從華為和中興取得專利授權需要交叉授權或者付費方式。擁有專利的手機廠商可以通過專利授權獲取一部分收益。
“如果國內廠商與高通重新簽署授權協議,也有可能將導致部分小型國內手機廠商轉投聯發科,不再與和高通簽署協議。但是從小米與愛立信在印度的專利戰看,缺少專利技術的國產手機如果出海,仍然離不開高通的護航!眊artner中國研究總監盛凌海表示。

- 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將出臺 撬動國資系24萬億市值
- 2月十大經濟熱詞發布 "春節搶紅包"居首
- 江蘇省“三證合一”登記管理
- 我省在鎮江發出全省首張外資企業“三證合一”營業執照
- 政府工作報告134次提到發展 86次提到改革
- 國辦發文:加快構建眾創空間 推進大眾創新創業
- 銀監會為小微企業融資“松綁”
- 2015《政府工作報告》縮略詞注釋
- 國家醫保目錄大調在即 業界預計超八成藥品價格下降
- 5000億新增地方債發行管理辦法出臺
- 中西部城鎮化融資困局待破解 地方債配額不解渴 PPP推
- 李克強:商事制度改革要協同向縱深推進
- 銀監會推銀行理財業務改革 理財產品不再只賺不賠
- 京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全市首張個人獨資企業 “三證合一
- 不動產登記137條細則草案公布 明確資料查詢范圍
- 創客成為拉動中國新興產業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