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堅持改革創新 致力合作共贏
上一條:公積金資產證券化開閘:輸血地方流動性下一條:改進公共服務推動供給側改革
繼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之后,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再發表主旨演講。面向國際社會,習主席強調,發揮亞太引領作用,應對世界經濟挑戰。中國的主張與中國的實踐,無疑將是推動亞太經濟巨輪校準航向,沖過世界經濟急流險灘,駛向持續健康發展彼岸的強大正能量。
縱觀當今世界,雖然經濟復蘇態勢總體平緩,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暗藏其中。尤其是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引發資本無序流動,令國際市場信心受挫,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于預期,亞太經濟也隨之面臨著諸多現實和潛在的困難和風險。作為引領全球經濟走出低谷的重要引擎,亞太地區究竟應當采取怎樣的經濟方略,備受世人關注。
亞太地區擁有中美兩大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攜手合作,形成合力,是引領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希望所在。在這方面,中國的努力有目共睹。今年前三季度,在經濟總量10萬億美元的高基數之上,仍以6.9%的增速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30%的貢獻率。中國的實踐再次表明,在國內外嚴峻挑戰面前,僅僅依靠貨幣工具推動經濟增長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堅定地致力于經濟結構性改革,才是沖破經濟下行壓力的治本之策。
中國主張與中國實踐的自信,不僅源于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與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等自身條件,更重要的是,中國始終堅持加快改革創新,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培育發展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優勢,創造發展新機遇,并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致力于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為區域發展不斷創造合作共贏的新契機。
亞太經濟肩負著引領全球增長的重要使命。亞太各經濟體只有勇于擔當、同舟共濟,才能共同推動全球持續增長。這應當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

- 公積金資產證券化開閘:輸血地方流動性
- 大眾造假丑聞持續發酵
- 中國企業所得稅優惠全面進入備案管理制度
- 工信部:處置“僵尸企業”要多重組少破產
- 我國能源結構加速清潔化
- 小微企業減負 稅收優惠成“重頭戲”
- 制造業PMI創年內新低 連破榮枯線凸顯供給側改革緊迫性
- 解讀習近平“四個沒有變”:傳遞中國經濟發展信心
- 中央車改辦:央企及事業單位車改方案年內公布
- 李克強:既要保障教育公平又要提升教育質量
- 李克強:匯聚眾智以新發展理念編制“十三五”規劃
- 習近平將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
- 鐘經文:邁出創新驅動的堅實步伐
- 央行馬駿發文:預測明年我國GDP增速6.8%
- 二〇一五中國發展報告 關鍵之年深改全發力
- 報告稱中國消費市場增速將保持世界領先
發表于:2015.11.19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aragedor.com,版權歸鎮江百匯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所有。